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正能量(情满玉树 奋进逐梦——玉树4·14抗震救
十载奋进,玉树再腾飞——纪念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振兴纪实
岁月蹉跎,通天河依旧蜿蜒向东流淌,春风拂过雪山,轻抚巴塘草原。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上,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人眼前。从曾经的山河破碎到如今的城市繁华,玉树的蜕变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史诗。
十年前的今天,玉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一场地震撕裂了这片神秘的土地。正是在这场灾难中,玉树人民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他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对口支援的各方力量并肩作战,共同重建家园。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们创造了世人惊叹的奇迹。
今日的新玉树,市政规划超前布局,低碳生活的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设备先进,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玉树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天眼”工程精细管理,市民生活更加便捷。飘扬的国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出各族干部群众心向党中央、感恩奋进的红怀。
玉树的蜕变不仅仅是城市的崛起,更是生态的守护和民生的改善。感恩报国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十万群众主动禁牧搬离草原,广大农牧民减少牲畜养殖数量,守护“中华水塔”。玉树人民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逐年上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为玉树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
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干部是标杆。在玉树的振兴之路上,党员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当好群众的“先锋队”。感恩奋进的精神是玉树凝聚各族群众力量的精神支点。正是这种精神,让玉树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在奋斗中创造了辉煌。
如今的玉树已经成为康巴藏区的宜居之城,新玉林的魅力随处可见。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活力与宁静并存。站在当代山上俯瞰新玉树的全景,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穿藏袍的老奶奶在广场跳起锅庄,海归青年在餐厅调制饮品,街头巷尾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玉树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们也将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和教育工作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走出贫困,走向光明。在玉树的振兴之路上,党员干部将继续带领群众奋勇前行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回首过去十年,玉树州始终铭记那次严峻的挑战和坚韧的抗震救灾历程。今年新冠疫情战中,玉树州坚决贯彻“党员多走动,群众少出门”的原则,严格执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措施,筑起坚实的防疫“红色堡垒”,展现了坚韧不屈的抗疫精神。
十年沧桑巨变,玉树经历了从灾难到重生的转型发展。在这段历程中,各民族干部群众始终秉持着一种信念:“永远跟党走”,“永远跟祖国在一起”。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推动着玉树的进步与发展。
这十年间,玉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种精神始终不变——那就是“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玉树人民的信仰和力量源泉,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走进崭新的时代,玉树各族儿女在以某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奋进逐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他们心怀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繁荣,积极投身到各项事业建设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玉树的壮丽篇章。
今天,我们回望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感叹于玉树的坚强与不屈;我们纪念防震救灾十周年,铭记那些无私奉献、英勇奋斗的日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书写玉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