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要临阵换将呢?-

丰胸方法 2025-09-07 11:14www.fengxiongw.cn丰胸手术

公元前260年,秦国的统一征程中迎来了最为关键的一战——长平之战。这一战,秦国的命运与长平紧密相连,犹如一场关乎国运的博弈。

长平之战的经过可谓一波三折。秦国派出大将王龄攻打赵国长平,赵国则派遣名将廉颇迎战。廉颇深谙兵法,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秦国运用反间计,使赵国误以为廉颇年迈无力,秦军只惧怕赵括。赵王中计,以赵括替代廉颇。秦国见计策成功,立即派出战神白起替换王龄。赵括主动出击,却中了白起的埋伏,导致赵军被困达46天之久,突围无果,主将赵括战死沙场,四十万士兵被残忍坑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这场战役的经过,似乎秦国的胜利完全归功于白起的战神之威,而赵国的失败则是因为赵王的临阵换帅。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探究赵王换帅的原因,并非仅仅因为秦国的反间计。真实的原因在于赵国粮食不足,无法支撑长期的战争。这一点,从廉颇在大粮山屯粮的举动便可见一斑。为了迷惑秦军,廉颇在大粮山山腰修筑粮仓,其中虽有粮食,却以沙粒代之,积沙成山。这是无奈之举,也是猛将廉颇的智谋。我们不禁要问,赵国作为东方强国,为何会缺粮呢?

原因有二:一是赵国地域偏小,地理位置偏北,土地质量不佳,导致粮食产量难以提升;二是赵国推行农、工、商并举的政策,虽可使各行各业均衡发展,但在战国时代却显得捉襟见肘。一旦发生持久战争,粮食供应便显得极为紧张。赵王决定与秦军进行速决战。尽管廉颇的坚守战术在战术层面是正确的,但却不符合赵国粮食短缺的现实。因此赵国不得不换将,寻找一个愿意主动出击的将领。于是赵括成了主帅。

然而赵括的主动出击能否带来胜利的希望呢?答案是否定的。秦国与赵国的军事实力相当在缺乏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若赵国贸然进攻一旦形成消耗战将无力回天。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粮食的供应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综合国力远胜赵国。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土地私有制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使得秦国的粮食储备丰富。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粮食储备极为丰富按照《史记》的说法“秦富十倍天下”。因此长平之战实际上是粮草之战综合国力之战。秦赵两国的综合国力差异并非在公元前260年形成而是在商鞅变法后的公元前356年开始形成。如果我们仅仅阅读《史记》很容易误以为两军交锋将帅至关重要。然而事实上决定成败的是综合国力将帅的作用在于最大程度发挥己方综合国力的优势。因此一国之军事综合国力的建设远比将帅的培养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白起的功劳远不如商鞅商鞅的变法为秦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赵国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赵括而应归咎于历代赵国国君改革不力导致的综合国力不强。此道理古今无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fengxiongw.cn 丰胸网 版权所有

丰胸方法,如何丰胸,怎么丰胸,少女丰胸,丰胸手术,丰胸食物,丰胸按摩,丰胸产品,木瓜丰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