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拉尼娜对我国冬天有啥影响(三重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专家解读三重拉尼娜现象来袭,对中国气候影响几何?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英国杂志《自然》近日指出,气象学家预测到了连续第三年的拉尼娜现象,即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可能发生。那么,拉尼娜现象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对中国气候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禅在中国气象局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解读。
拉尼娜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当这种冷水带扩大并向赤道方向推进,就会形成拉尼娜事件。目前,拉尼娜事件仍在继续,入春以来衰减缓慢。据预测,盛夏期间,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水将暂时衰减,但仍将保持拉尼娜或中性冷状态。预计后期秋冬冷水将发展加强。
历史上也有连续三年出现类似拉尼娜现象的情况,如1998-2001年、1983-1986年和1973-1976年。与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影响不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更加复杂多样。在大部分拉尼娜事件之后的夏季,东亚夏季风趋于偏强,中国北方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北方多雨区的范围、中心、强度等特征在不同拉尼娜事件后的夏季存在较大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连续三个冬季出现拉尼娜事件的情况下,夏季我国主要多雨区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这进一步证明了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的复杂性。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关于连续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影响的研究还需要更深入的工作。
肖禅提醒,在农业方面,需关注暴雨洪水的影响,特别是北方区域性暴雨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南方一些地区也需要做好应对干旱的工作,以减少持续干旱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拉尼娜现象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话题。在连续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和关注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防范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
来源:中国天气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