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的大学(别说 可太太太羡慕考上南宁这几所
作者小7,虽毕业于财院,却与西大、广艺和医科大的美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到南宁读大学,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来说,除了要学会说好普通话,面临的挑战还有如何抵抗南宁美食的诱惑。
南宁,一个美食遍地、夜生活丰富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各大高校周边的美食街和夜市便热闹起来。与舍友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便是今晚要吃什么。那些熟悉的美食街和夜市,是青春和胃的见证。
南宁的高校分布在各大大学城,如西大为主的西乡塘大学城、相思湖大学城,仙葫片区的五合大学城,以及武鸣里建大学城等。围绕这些高校,生长出许多小吃摊,陪伴学子们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周边,都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这些美食街虽然可能经过搬迁或整改,但平价好吃的特点永远不会变。满街的美食,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味蕾归宿。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曾经排队的那家炸串店可能会搬走,亲切的老板娘也可能已记不起你的喜好。但只要有机会回到这些美食街,在味蕾的蠢蠢欲动中,便能重回那段青葱岁月。
广西艺术学院周边有一条广艺后街,是广艺人的第二食堂。这里有螺蛳粉、卷筒粉、凉皮等各种各样的美食,足以让人从白天吃到黑夜。在这里,有一家名为林记炸嘢的店,靠着好味道和多达30多种荤素菜的丰富“菜单”,牢牢拴住了广艺学子的胃。每当学子们路过,都会被其美食所吸引,成为回头客。
南宁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广艺后街,其他高校周边也有许多值得的美食店铺。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但关于青春的记忆和美食的味道,永远留在心中。欢迎各位学子自荐你所在大学的美食,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学周边寻觅美食,吃遍南宁大学城。
“一起回学校吃侧门吧!”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学子的心声。毕业后,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些熟悉的美食街,重温那段美好的青春时光。香气四溢的炸蔬菜
刚刚炸好的蔬菜,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那滚烫的热度,软和的口感,无不让人陶醉其中。每一口都是软嫩而不老,酱汁咸香,让人欲罢不能。
老牌柳来香螺蛳粉的魅力
走进星湖路南一里,转入星湖南二巷的路口,就会看到一家名为“老牌柳来香螺蛳粉”的美食店。这里的螺蛳粉,粉质爽滑,螺蛳高汤鲜甜有味,充满了柳州味的灵魂。店家还提供了丰富的卤味,如猪脚、鸭脚、鸭肾、香肠等等,让人难以抗拒。
陕西凉皮的美味传奇
在星湖南一里的巷子深处,有一家只有几个平米大的陕西凉皮摊位。虽然空间狭小,却被食客们包围得严严实实。凉皮手工制作而成,薄光透亮,口感筋道柔软。与醋水、油泼辣子的搭配,酸辣开胃,让人解馋。
四季食堂的午后悠闲
广艺后街的一家小店——四季食堂,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模范店之一。下午三四点的阳光照进小店,空气中弥漫着午后的悠闲气息。这里主要提供简餐,其中饺子是招牌之一,由老板的妈妈亲手包制,个大皮薄,充满家常味道。
曲奇糕点铺的复古风情
在四季食堂的隔壁,有一家曲奇糕点铺,古朴的门头让人仿佛置身老上海。这里汇聚了各种古早的小玩意儿,每一个角落都是精致复古的造景。店内的糕点也是一大亮点,尤其是小蛋糕,甜度适中,水果香气浓郁,非常适合在广艺后街的午后品尝。
从炸蔬菜到螺蛳粉、陕西凉皮、四季食堂的午后美食,再到曲奇糕点铺的复古风情,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美食与氛围,让人陶醉其中,无法抗拒。广西大学的美食天堂——农院路与火炬路的味蕾之旅
谈及会吃,广西大学的学子们绝不会输。在这火炬路和农院路的交汇处,美食与生活的旋律交织,夜宵小吃、咖啡奶茶遍布,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学生被誉为全广西最幸福的一群,因为他们能尽享这片土地上的美食盛宴。
首先要提的是位于农院路的原金达花园牛杂。虽然金达花园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但这家有着12年历史的无名牛杂并未消失。如今它带着新的名字重新回归,熟悉的小摊车和熟悉的味道依旧不变。淋上秘制酱汁,各种下水料在混合香料和药材后煮得软烂,香气四溢。
接下来是柳州人田螺鸭脚煲。这家店铺是农院路的人气王,许多学生的时代回忆都在这里。汤底辣度十足,浓郁的螺蛳味将鸭脚和芋头等食材浸润入味。鸭脚软烂脱骨,油豆腐吸饱汤汁在口中爆浆,让人欲罢不能。
再来说说娟姨螺蛳粉。这家隐藏在农院路小巷中的螺蛳粉店名声在外。虽然店面简陋,但学生络绎不绝。红油汤头辣而不油,米粉爽滑有弹性。每次去吃都要加一份腐竹和油果,浸泡在热汤里迅速吸满汤底,每一口都汤汁四溢,让人唇齿留香。
最后要提的是臭名远扬的臭豆腐。作为农院路的经典美食之一,它是西大学子夜宵菜单上不可或缺的一项。炸至金黄酥脆的臭豆腐搭配独特的酱料,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在这里,无论是牛杂、田螺鸭脚煲还是螺蛳粉、臭豆腐,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学生的时代记忆和情感的连结。这里的美食文化已经融入了广西大学的生活之中,成为学子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夜幕降临,这些美食便成为他们最温暖的陪伴,见证着他们的青春岁月。美食:金诚蛋挞与侧门美食街的故事
走进那熟悉而又充满诱惑的街头,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那是臭豆腐与酱料的完美融合,酥脆的外皮包裹着软嫩的豆腐,每一口都是滋味四溢的味蕾盛宴。
一、金诚蛋挞的诱惑
尽管农院路的变迁带来了许多挑战,金诚蛋挞已从街头一角搬到了路中,但它的魅力不减。各种口味的蛋挞在此齐聚一堂,香浓滑嫩的蛋挞内馅、酥脆的外皮和金黄的外表,共同构成了一道美味的风景线。其亲民的价格更是让金诚蛋挞成为了农院路上回头客络绎不绝的小店之一。
二、广西财经学院的美食记忆
走进广西财经学院的相思湖校区,虽然远离市区,但这片土地却蕴藏着一条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街——侧门美食街。这里承载了许多财院学子的青春记忆和味蕾体验。尽管这条美食街经历了多次搬迁,但总有那么几家店始终如一,如品克鸡柳、豆浆油条等,它们一直在延续着那份独特的美味。
三、品克鸡柳的诱惑
在侧门美食街中,品克鸡柳堪称一绝。每日重复的对话,番茄酱与辣椒的交融,构成了这家店独特的氛围。经典招牌炸鸡锁骨更是一绝,烫嘴的外皮与鲜嫩多汁的鸡肉在口中交融,发出脆脆的“咔咔咔”声,令人回味无穷。
四、豆浆油条的平凡美味
在侧门美食街中,豆浆油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价的豆浆与椰汁是晚餐的最佳配角。而王牌CP豆浆油条更是美味绝佳,刚出锅的油条放置几分钟后口感最佳,此时将其放入豆浆中浸泡,更是美味无穷。
五、正味蒸饺煎饺的魅力
在侧门美食街中,正味蒸饺煎饺也是一家值得尝试的店。口味丰富的饺子配上热情的服务,让人流连忘返。店家有时是夫妻有时是姐妹,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们的热情与美味始终如一。
这里的美食不仅仅是味道的诱惑,更是一种青春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每一道美食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魅力,等待着你的和体验。食尚:医大美食街与隐藏佳肴
一、煎饺的诱人魅力
每当提及医大的美食,那一锅香气扑鼻的煎饺总会令人垂涎欲滴。饺皮煎至金黄酥脆,馅料却仍保持着饱满与柔嫩。汤汁在口中四溢,让人欲罢不能。每一口都是对美味的极致追求。
二、哈尔滨风味的美食奇遇
侧门美食街内藏着一处风味独特的哈尔滨美食小店。老板娘的热情招呼让人倍感亲切,烤冷面更是这里的招牌美食。每一片冷面都经过精心烤制,外焦里嫩,搭配上特有的酱汁,美味难以言表。若胃容量够大,再来一份凉皮,那滋味定会让人回味无穷。
三、十八李关东煮的温暖滋味
在医大的美食街中,十八李关东煮总是能吸引众多学子。尽管摊位不大,但每次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关东煮在寒风中带来的是一份温暖与滋味。肉丸、猪肺、牛杂等食材与辣椒的完美搭配,让人欲罢不能。
四、广西医科大学的食界
说到广西医科大学的觅食胜地,黄屋坡首当其冲。这条不足200米的巷子,却隐藏着数十家美食店。河南羊汤馆虽招牌不显眼,但闻香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羊肉在羊汤中汆烫,油花飘散,香味扑鼻。竞美甜品则是学子们的另一心头好,凉皮与广式糖水的组合,让人魂牵梦萦。
五、美食与回忆的双重奏
医大的美食不仅仅是滋味,更是学子们的青春回忆。每一次与舍友在凉皮店、甜品店的偶遇,都成为了这段青春的美好瞬间。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医大学子的情感与回忆,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小结
医大的美食街与隐藏佳肴,每一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无论是煎饺的酥脆,还是烤冷面的热情,亦或是关东煮的温暖,都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不仅仅是食味的盛宴,更是青春的回响。每一次品尝,都是对青春的致敬与回忆。蒋记烧饼与咖啡时光:南宁美食
走进黄屋坡路的小巷,你会发现一处烧饼的乐园——蒋记烤饼。这里,蒋师傅的炭火烤烧饼技艺依旧卓越。烤出的烧饼外脆内软,香气四溢,尤其是梅干菜肉饼最为招牌。梅干菜的咸香与半肥瘦肉的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在医科大后门的老社区中,藏着一家名为“5 coffee”的咖啡小店。红白撞色的店面与树荫、石砖相融合,为这个街角增添了几分烟火气。饮品清爽又好喝,其中招牌巫辣辣气泡水是店里的爆款,听名字就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尝。
远离繁忙的街头,来到蜗牛生活咖啡店。如店名一般,在这里,时间仿佛可以放慢脚步。点一杯咖啡,你可以在这家店的舒适氛围中发呆一个下午。
南宁的美食不仅仅是烧饼和咖啡,还有更多等待你去。你毕业于哪所大学?对大学印象最深的美食又是什么?
留言区等你分享
蒋记烧饼:传统手艺的味蕾盛宴
位于黄屋坡路巷子深处的蒋记烤饼,是许多老饕钟爱的美食之地。蒋师傅的炭火烤烧饼,每一口都充满了传统手艺的味道。特别是梅干菜肉饼,梅干菜的独特香气与半肥瘦肉的鲜嫩完美结合,让人欲罢不能。
5 coffee:街角咖啡的清新时光
在医科大后门的老社区中,有一家与树荫、石砖和谐相融的咖啡小店——5 coffee。红白撞色的店面设计让这个街角显得独具一格。店内的饮品清爽宜人,尤其是招牌巫辣辣气泡水,听名字就让人忍不住想一品其味。
蜗牛生活咖啡店:慢享生活的惬意时光
蜗牛生活咖啡店,正如其名,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享受一杯咖啡带来的惬意。店内的氛围温馨舒适,让你点上一杯咖啡,就能轻松度过一个下午。
关于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小红书平台,感谢桐岛牧生、粉墨東西、一只陈等博主的分享。感谢他们为我们记录下这些美食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