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乡村爱情”系列剧首次遭“官方批评”
《乡村爱情交响曲》的深刻剖析
不久前,《》刊登了一篇由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薛晋文撰写的文章,对在北京卫视热播的《乡村爱情交响曲》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指出,该系列农村剧在展现社会责任、艺术使命和审美理想方面显得单薄和浮泛,未能充分彰显农村剧的真正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这是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剧首次遭遇的“官方批评”。
《乡村爱情交响曲》中的植入广告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热切讨论,并挖掘其中的植入式广告。片尾的鸣谢名单成为揭示植入广告的重要线索,其中合润传媒等四家植入广告公关公司功不可没。
这些广告被巧妙地植入到剧情中,包括情节植入、故事植入、口头赞美、口头提示、明显标示、产品演示等多种方式。每个品牌都竭尽全力在观众眼前展示,使得《乡村爱情交响曲》的植入性广告数量、和手法都创下了中国电视剧的新纪录。
关于《乡村爱情交响曲》与央视的“分手”,本山传媒副总裁刘流解释,央视要求将剧集从37集删减至30集,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而网友则恍然大悟,原来是赵本山的植入广告与剧情难以分割,央视无法删减才拒绝播放。
自2010年广电总局实施广告“限播令”以来,各地方卫视的广告空间受到压缩。为了保证广告收入,电视台大都上调了广告价格,这也促使了植入式广告的兴起。各卫视电视台进入自制剧井喷期,自制剧拥有得天独厚的“植入式广告”优势。片方既是买方又是卖方,可以联手专业“广告植入公司”根据广告客户的要求“自制”情节。
目前国内的植入广告没有任何法规约束,呈现肆意泛滥的趋势。尽管看上去似乎只是让观众哭笑不得,但实际上却能让广告客户、片方和电视台受益。但如果照此现状继续发展下去,这块原本可以好好经营的“蓝海”,可能会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荒芜。我们需要对植入广告进行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以保证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