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部分小学开设小面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生的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最近,重庆部分小学开设了一项别具一格的实践课——小面课程。
在重庆两江新区的部分小学,孩子们不再只是理论学习,而是亲身参与到小面的制作过程中,和面、揉面、煮面、拌料,一系列流程下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收获。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羡慕,称赞这样的课程既有意义又有趣。
其实,这并非是个例。今年9月起,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旨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那么,什么是劳动课程呢?劳动课程是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同时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任务群,这正是重庆部分小学开设小面课程所涵盖的内容。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等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则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任务群。
这一全新的劳动课程,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大胆创新。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劳动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课程,无疑会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全面、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