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高温惹的祸 阳澄湖大闸蟹再努力也将缺席中秋
金秋佳节即将来临,人们翘首以盼的不仅仅是团圆的月饼,还有那肥美的阳澄湖大闸蟹。今年的中秋节,阳澄湖的大闸蟹似乎要让我们稍微等待一下了。近日据蟹农透露,中秋盛宴上可能难见阳澄湖大闸蟹的身影。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正是那炎炎夏日的高温。
每年秋季,阳澄湖的大闸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刻,它们正在经历一次关键的蜕壳期,努力增肥长个。蟹农们满怀期待,预计成熟母蟹体重能超过250克,亩产量也可达到300斤左右。高温天气给大闸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高温不仅导致部分大闸蟹死亡,更让它们的蜕壳过程变得困难重重。每年8月中旬,大闸蟹都会迎来一次重要的蜕壳期,只有顺利完成蜕壳的螃蟹才能成为成熟的大闸蟹。今年的高温天气让这个过程变得异常艰难。蟹农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使用氧气泵、换水和种植水草等,试图为螃蟹们降温,但效果并不显著。
作为国家的骄傲,阳澄湖大闸蟹每年的上市时间都备受关注。今年,它们的上市时间比往年推迟了。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表示,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开捕时间定在9月23日左右,而中秋佳节则在9月10日。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在中秋那天品尝到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产区,如洪泽湖、兴化等地。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大闸蟹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有限公司的孙永军总经理表示,由于高温影响,他们的基地里的大闸蟹情况并不理想,预计要到九月下旬才能开捕。
那么,大闸蟹究竟需要怎样的生长环境呢?它们喜欢清澈、溶氧充足的水体。优质的水质是大闸蟹生长的关键,而不良水质可能导致其死亡。大闸蟹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它们夜间觅食,白天则在洞穴中潜伏。水温的变化会影响它们的摄食和生长。在室温下,温度越高,它们的摄食量越大,生长也会加快。当温度超过30度时,会对大闸蟹的生长、摄食和蜕壳产生不利影响。
《大闸蟹的光照与氧气之旅》
在大自然的奇妙律动中,有一种夜行性的精灵,我们称之为大闸蟹。这种独特的生物,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奇妙之处。在这之中,光照和氧气成为了它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大闸蟹是一种喜弱光而不喜强光的生物。在胚胎发育的前期,它们需要在相对黑暗的环境中静静成长,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星辰,静静地孕育着生命的力量。随着胚胎的后期发育,它们开始需要一定的光照来滋养生命。这时,微弱的光线成为了它们蜕变的催化剂。
对于幼体的大闸蟹而言,光照更是不可或缺。充足的光照强度有助于它们的健康成长。如若光照不足,幼体发育不良,蜕皮和成活率都会受到影响。随着它们的生长,对于光照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仿佛阳光是它们成长的魔法咒语。
与此大闸蟹的呼吸与氧气息息相关。与鱼类一样,它们通过鳃来分解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如果水体的氧气不足,大闸蟹的生长和蜕壳都会受到阻碍,这一点在池塘养殖中尤为明显。
在池塘中,养殖户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溶氧,以确保大闸蟹的氧气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人工养殖大闸蟹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大闸蟹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而在河流域养殖的大闸蟹则无需担心这一问题,因为自然的河流环境总能提供充足的氧气。
光照和氧气是大闸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了解并满足它们的需求,是保障大闸蟹健康成长的关键。在这奇妙的生物世界中,大闸蟹的生活习性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