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将第06回:尽忠尽义三赴法场,排难解纷军师还朝-
刚才,他与那几人商议,决定今夜若不救出薛大哥,便连夜攻城,破开监牢,劫狱反监,先烧了那金銮殿。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并未料到薛礼会亲自出马。
城门洞开,他们发现出来的兵力稀少,正中央一匹白龙马引人注目,上面坐着一位身着罪衣罪裙的战士,发绺披散,手持大戟。由于长时间的折磨,薛仁贵容貌已大变,以至于周青等人都未能第一时间认出。当那战士开口,周青立刻听出了熟悉的声音,惊呼出来。
他们定睛一看,无不惊叹:“这不是我们的大哥薛仁贵吗?”周青激动无比,将锯齿飞镰刀扔向马下,滚鞍下坐骑,飞奔至薛仁贵的马前,抱住他的大腿,泣道:“大哥,我周青来迟了,你受苦了。”其他几人亦是如此,纷纷滚鞍下马,跪倒在薛仁贵的马前。他们的感情深厚,九人一同投军,同生共死,互相支援,历经磨难。虽然西域平定后,他们八人镇守边关,与薛礼未见,但感情依旧。
周青泪眼婆娑,对薛仁贵说:“哥哥,你变了样,我听说你遭受了不白之冤。别说你没有罪,就算你有罪又能怎样?功大于过,死个公主或王爷又能值几何?这皇帝无情无义,我们干脆反了得了。杀进城里,你坐皇上,我们保你坐天下。”
在严肃而紧张的氛围中,朝廷内的声音如冰冷的刀剑交锋:“周青等人犯下滔天大罪,按律当凌迟处死,家族亦将遭受诛灭之刑。”在这冷酷无情的命令下,周青等人被押至法场,面临生死抉择。
薛仁贵目睹这一切,心如刀割。他回忆起与周青等人的并肩作战,想起他们曾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心中五味杂陈。此刻的薛仁贵,面对即将到来的悲剧,除了心痛和无奈,竟无言以对。
就在整个朝廷似乎陷入了一种混乱和恐慌之中。文武百官焦急万分,他们深知薛仁贵等人的忠诚和能力,也明白他们的命运与皇室的稳定息息相关。正当这紧要关头,突然街上传来呼喊声:“军师还朝!”紧接着铜锣开道的声音震撼了整个法场。众人瞩目之下,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而来,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英国公、镇国军师徐懋功。他的到来如同一缕希望的曙光,照亮了人们的内心。
徐军师一到达法场,便立即感受到紧张的气氛。他了解了整个情况后,安抚了众人,承诺会尽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他的出现和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薛仁贵等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徐军师向朝廷走去,决心要为这些忠诚的将士争取一线生机。他一到法场,程咬金便激动地喊出了他们的心声:“仁贵,周青,你们死不了!”
薛仁贵看到徐军师,心中的敬爱和亲近之情油然而生。他流泪讲述了进京的经过,徐军师认真倾听,又询问了周青等人的情况。他承诺会设法救他们不死。
程咬金担心皇上传下圣旨导致他们丧命,建议徐军师直接传话释放这九人。徐军师虽然明白这是大事不可草率,但仍然派人回府取来一件重要之物以作准备。他的智慧和决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整个法场都笼罩在一种期待和紧张的氛围中,等待徐军师的救赎之举。
在这个关键时刻,徐军师展现出了他的智谋和勇气。他深知朝廷的规矩和皇权的威严,但他也明白这些规矩和威严背后的人性情感。他决心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去争取一线生机,为这些忠诚的将士们挽回一线希望。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刻,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可能。再观徐军师,他恭恭敬敬地接过包袱,面向南方背对北方,将其摆好,行大礼参拜。文武百官围观,不解其意,对包袱何以行此大礼。军师神态庄重,完成参拜之礼后,将包袱高举过头,再次拜谢,然后打开包袱,众人才明白,原来是一领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绣有九条金龙,精美绝伦。
对于这领龙袍的来历,众人疑惑不解。只见徐军师轻轻将龙袍披在薛仁贵的身上。此刻的薛仁贵,身穿罪衣罪裙,外披龙袍,情景颇为滑稽。
程咬金看到这一幕,不禁问道:“三哥,这是怎么一回事?这龙袍是从哪儿来的?你给他披这个是什么意思?”徐军师回答:“四弟,将来你就会明白。这领龙袍,我一给薛仁贵披上,我看他们哪个敢杀,哪个敢动,包括当今圣上在内。”程咬金听后不解:“这袍子有这么大用处?连皇上都不敢杀吗?”徐军师解释道:“现在没时间给你解释,将来你就清楚了。”
原来这领龙袍是唐高祖李渊登基大典时所穿,后来传位给李世民后,李渊脱袍让位。临死前,他把这领龙袍赐给了徐懋功,并嘱咐军国大事要多征求他的意见。军师的身份因此更加尊贵。但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平时把龙袍供在府中,从未动用。今天是他第一次将龙袍披在薛仁贵身上后,才赶赴八宝金殿。
朝房内众大臣原本愁眉苦脸,一听说军师还朝,顿时精神大振。军师来到殿外时,众人投以希望的目光。皇上李世民也惊喜交加,宣军师上殿并降阶相迎。徐懋功向皇上见礼后,坐在龙书案旁。皇上询问河南灾情后得知一切都好后十分欣慰。接着皇上讲述了薛仁贵被绑在刑场的事。
徐军师听后笑着问道:“陛下认为薛仁贵真的犯了罪吗?”皇上回答:“有人证、物证、口供俱全。”军师却说:“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认为薛仁贵被人陷害了。”接着他分析了成亲王的九王妃张美人可能是陷害薛仁贵的幕后黑手。他还拿出了皇上亲笔写的赦旨来证明薛仁贵不该被杀。最后他从怀中取出皇王圣旨展开给皇上等人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书中也确认了这一赦旨的真实性并描述了当年薛仁贵救驾的英勇事迹进一步证明了其功勋卓著不应被杀的事实。李世民时期,薛仁贵英勇救驾,大退敌兵,立下赫赫战功。未来之事无人能预知,有人担忧薛仁贵若有过错怎么办?对此,军师徐懋功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提醒李世民,无论薛仁贵犯何罪,都应赦免,但前提是必须查清事实真相。李世民主动承诺,立字为证。
徐军师并非轻易信任之人。他要求重新审理此案,确保公正无私。他提出,无论皇亲贵族还是外臣,都应一视同仁,遵守法律。他还特别指出,审理过程中若有任何不公,他有权力进行纠正。皇上下令允许,并将全权交给徐军师。
徐军师接过圣旨,立即行动。他命令将薛仁贵、周青等九人暂时收押天牢,同时要求成亲王李道宗放下身份,也接受审查。成亲王府被卫队包围,与外界隔绝。原来的审理官员也被暂时软禁。
在这三天里,徐军师通过调查、核实情况,最终秘密逮捕了张美人和成亲王府的总管、太监张仁。到了审讯的那一天,张美人被带上大堂,面对徐军师铁面无私的审讯,她吓得魂不附体。
徐军师身着便装,面容沉毅如铁,目光如炬。大堂之上,他的威严如同五殿阎罗。张美人一走上大堂,立刻跪在地上。徐军师温和地询问她关于陷害平西王的事情。张美人虽然身为王妃,但面对审讯时仍然害怕得瑟瑟发抖。她声称自己概不过问宫内事务,对事情一无所知。徐军师并未轻易相信她的话,要求她详细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她说的是实话,那么一切都好说;如果说的是谎话,那么她将面临严厉的惩罚。整个审讯过程紧张而严肃,张美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深夜里,我瞥了一眼床上的情景,平西王如烂泥般醉倒在那里,我们的王爷焦急得跺脚并哭泣,外界的混乱如同一团纠结的麻线。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这些混乱和皇上的反应。据说,皇上亲自率领值班大臣前去验尸,之后将薛仁贵交给了三法司处理。薛仁贵在审讯中招供了,他承认了自己酒后失态,因坚决不答应某种要求,导致了公主的死亡。这就是我了解的全部情况。
徐懋功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局势的复杂性。他意识到,这个女人虽然恐惧,但有着自己的主张,要让她说出真相并非易事。他在心中暗自发誓,即使是指挥千军万马如同游戏一般轻松的他,也要用尽全力,定要从这个女人的嘴里问出真相。徐军师准备运用巧妙的策略来审问出真正的实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这些内容侵犯了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真相往往被层层迷雾所掩盖,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揭示。徐懋功作为一个军师,他的智慧和勇气将会在这个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