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宗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刑事案泽熙徐翔
中国首例信息型证券市场操纵案——泽熙徐翔案细节披露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长河中,泽熙徐翔案无疑是一起引人瞩目的案件。作为首宗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刑事案,它涉及的资金规模之大、操作手法之狡猾,都让人震惊。近日,这起案件的处分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在一月份,徐翔通过控制账户非法获利近百亿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经过法院的审理,徐翔等人被判定有罪。而在昨天,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也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严厉的纪律处分。
昨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详细披露了徐翔等人的违法违规行为。据协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徐翔实际上控制了139个账户,并与1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合谋,通过操纵信息发布来影响股价。据悉,徐翔等人实际非法获利高达93.38亿元。
这份决定书不仅揭示了徐翔等人的犯罪细节,还指出了他们在人员登记信息、基金备案信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会还指出,徐翔等人未按规定持续报送信息,风控和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失。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甚至利用基金财产和基金管理人的便利地位,从事证券市场操纵。
对于这样的行为,协会自然不会姑息。除了公开谴责外,还将徐翔、徐峻、郑素贞等3人以及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泽熙资产管理中心(普通合伙)列入黑名单,并取消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会员资格。对于相关责任人,协会更是明确表示,加入黑名单后,不得在基金行业继续从业。
这起案件不仅为中国证券市场敲响了警钟,也让全球金融界为之震惊。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严重扭曲了市场供需关系,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以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秩序。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这起案件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投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股价的波动,更要关注背后的信息。只有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动态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泽熙徐翔案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起重大事件,它的发生不仅揭示了市场的一些黑暗面,也提醒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素养。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引以为戒,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公平、透明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