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中开保时捷,毕业开兰博基尼,父亲却给
蔡加赞的独特故事:从保时捷到执掌钟表业,再到与姐妹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族财产往往由男性继承。香港玩具业巨头蔡志明却打破了这一传统,他的家产并未全部传给唯一的儿子蔡加赞,而是分给了两个女儿蔡加敏和蔡加怡。这一做法,不禁引发人们的好奇:为何蔡志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蔡志明,被尊称为“玩具大王”,他的旭日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玩具生产企业。当人们以为他的儿子蔡加赞会接手这家企业时,他却将公司交给了女儿蔡加敏管理。这一决定令人意外,但并非无理之举。
蔡加赞的生活并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作为家中的独子,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宠爱。高中时,他收到父亲的礼物是一辆宝马轿车。还未毕业,又升级为保时捷跑车。毕业后,他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归来后接管了家族的钟表业务。他的生活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也有辛酸。曾经遭遇绑架尝试后,父亲对他的人身安全格外关注,甚至为他请了保镖。
与两个姐姐相比,蔡加赞接手的钟表业务似乎并未达到姐姐们接手产业的规模。这并不是说父亲对蔡加赞有所忽视,而是蔡志明有更长远的打算。他让儿子从基层做起,积累做生意的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再交付更重要的产业。这种做法与李嘉诚培养儿子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蔡志明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反映了另一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儿要穷养,女要富养。让儿子从小吃苦,长大后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而让女儿接触好的事物,培养她们的独立性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在香港的富豪家族中,这种做法尤为普遍。
蔡加赞的个人经历是独特的。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宠爱,经历了姐姐们不同的成长路径,最终自己也在商业世界中找到了位置。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努力,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蔡加赞的人生轨迹与两个姐姐截然不同。他虽然没有像她们那样接管大型公司,但他所掌握的钟表业务也是家族的重要部分。而他自身所经历的成长过程,更是值得许多人借鉴和学习。香港很多富豪并不是为了让子女们继承而继承,而是循序渐进地让他们逐渐适应家族企业,这样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蔡加赞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