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撬动养老产业升级(养老产业创新模式)
一字字一句句,皆是对“新老人”时代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迎来了新的一波老龄化浪潮,但这次的主角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他们是60后的“新老人”,一群活力四溢、思维活跃、需求多元的老年人。
对于王金明这样的“新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并未如传统观念那样变得单调乏味。相反,他们热衷于网络冲浪,享受购物的乐趣,追求旅游的自由,热爱运动与美容。他们是抖音上的活跃用户,是拼多多上的购物达人,更是阅读、旅游、健身等领域的消费新势力。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年人的新生活、新态度和新需求。
与传统老年人群体不同,“新老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和个性化。他们对高质量老年生活的追求,为养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居养老、抱团养老、智慧养老、田园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的兴起,正是对这一新需求的回应。
重庆市的人口专家和社会各界也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针对“新老人”的特点和需求,他们建议进一步细分养老产业,创新老年康养模式,开发适老化产品。例如,发展老年自驾旅游、老年新潮体育、老年在线教育等消费新业态,为“新老人”的养老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
不仅如此,“新老人”的出现也给老龄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潜力。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人数规模效应,将推动养老产业、医疗健康、旅游产业等的发展。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将持续增长,老龄化进度的加快给社会带来挑战的也带来了挖掘老龄“红利”的机遇。
“新老人”们具有更高的自主意识、消费意识、参与意识,他们的出现让老龄产业成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养老产业的重要推动力。他们的需求将推动养老产业不断创新,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更要深入挖掘老龄“红利”,为“新老人”们创造更多的可能。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新老人”时代,共同为养老产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孙鹃娟认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优势。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拥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和能力,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为社会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我们需要寻找方法去调动和激发这些老年人才的潜力。重庆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丁国富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老人”群体的职业背景、知识结构正在发生改变。重庆市正在积极适合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发挥余热。随着老年人继续释放专业能量的意愿越来越强,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全国老年人才网的建立,标志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了新阶段,老年人再就业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不仅在家庭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养老产业中也展现出了无限的潜力。在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如何将这些老年人的专业能力与养老产业融合,推动养老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据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人社部门举办的专业人才招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众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再次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以高超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人脉资源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与尊重。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壮大,如何更好地整合老年人的能力资源,实现养老产业与老年人能力的有机融合,将是推动养老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为养老产业的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