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一定要谨防虚假宣传诈骗等 教育部发布志愿填报预警
教育部发布志愿填报预警,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护航行动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随着各地陆续发布高考成绩,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积极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等公共服务。为此,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深入实施“2022高考护航行动”。
教育部将协调互联网平台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以确保考生和家长能识别正规、权威的招生信息来源。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也将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五个一”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志愿填报指导。
在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中,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将邀请各高校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为考生提供免费咨询。各地教育部门也将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
随着高考临近,一些虚假宣传诈骗行为也逐渐浮出水面。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警惕这些诈骗行为,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焦虑进行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不准确等。为此,教育部梳理了近年来的一些虚假诈骗案例进行警示。
一些机构或个人宣传拥有所谓的“内部信息”,声称能精准定位院校等。但事实上,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成绩统计和高校录取分数情况,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信息”。一些机构假冒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拥有专业资质和经验,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专家往往只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还有一些机构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甚至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咨询服务时一定要谨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骗局需要警惕。例如,声称有“内部指标”可以让考生进入知名大学学习;谎称可以通过黑客更改高考成绩;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考生将费用转入指定账户;针对艺术生的特殊骗局等。这些骗局都利用了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进行诈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不要轻信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这样既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也能让高考之路更加顺利。警惕高考诈骗,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一、切勿轻信陌生人的信息。无论收到何种形式的联系信息,一定要保持警惕,不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能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因为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就可能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工具。
二、高考成绩神圣不可侵犯。任何黑客都无法更改高考成绩,切勿相信任何关于改变成绩的谣言或承诺。高考是公平公正的,任何试图通过非法手段干扰高考结果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三、正规渠道操作高考事务。查分、填报志愿应当通过教育部门官方公布的网站进行操作。对于那些声称有“内部指标”或者能“快速搞定”的人,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他们的谎言所迷惑。这些都是诈骗行为,切勿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四、高校录取不需提前缴费。高校录取过程中,不会提前联系家长或学生要求缴费。对于那些声称可以提前缴费的行为,一定要保持警惕,这些都是诈骗行为。家长和考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这些不实之词所迷惑。
作为高考生和家长,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也要及时向警方举报任何可疑行为,共同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环境。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高考生营造一个安全、公正、和谐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