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大颗粒货币分类机(拿乐高作为交易货币)
数字货币桥的未来:乐高积木式架构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互通互联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货币桥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最近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货币桥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他提出,货币桥采用乐高积木式架构,旨在实现不同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与传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穆长春指出,货币桥项目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了跨境支付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此前,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成功完成了基于四种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短短六周内,来自四个不同司法辖区的商业银行通过货币桥平台完成了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跨境汇款和外币兑换业务。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桥项目并不需要各国拥有本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才能参与。穆长春强调,考虑到各司法管辖区不同的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货币桥在业务设计之初就建立了基础设施对接模块,兼容多种对接模式。这一特点使得货币桥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也为未来的扩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谈及货币桥的技术架构时,穆长春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乐高积木式架构。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允许各模块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大幅度降低合规及监管成本,提升多国(地区)间业务治理、监管和政策的灵活度和适应能力。这种设计思路与传统的“烟囱式架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应对多方信任和隐私保护等问题,货币桥选择了去中心化的技术路线。区块链技术虽然不是最适合支付系统的技术,但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参与方众多的特点,使其在解决跨境支付中的多方信任问题上具有优势。通过交易执行和存储的解耦等技术设计,货币桥区块链实现了低延迟和高性能。随着Dashing共识协议的部署(目前已在测试中),货币桥区块链也将在跨境场景中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旨在打造一种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币,该项目积极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为全球的金融互通互联开辟新的道路。通过货币桥项目,我们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无限可能性和未来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