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面,偏执型人格是怎么产生的?
所谓“偏执型人格”的偏执面,又可称为妄想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常常表现出极度敏感、生性多疑、心胸狭窄、爱嫉妒、抱怨和指责他人等特点。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正确、客观地分析问题。而深入了解这种人格的产生,我们可以发现其源头有多方面的因素。
在原生家庭的失爱经历是其中之一。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常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责与否定,即使在孩子做得很好的时候,也会对小成就表示怀疑。这种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爱意的环境,可能会导致性格的扭曲。
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也是原因之一。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个体不断遭受生活的打击,如被侮辱、被冤枉等不公平对待,当意识到外界对自己并不友好时,内心的防御机制可能会产生过度的反应,无法正确化解内心的这种不友好感受,从而导致性格的偏执化。
还有,对自己的要求过分严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些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十分苛刻的人,难以接受自身存在的缺陷,由此产生的尖锐矛盾也可能导致偏执型人格的产生。
除此之外,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异常的环境中,可能会形成这种偏执型人格。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而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因为这类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
对于如何改变自己内向、敏感的性格,也有多方面的建议。近朱者赤,你的成长环境特别是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你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果小时候经常独处,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时间久了可能会形成内向、敏感的性格。
除此之外,多读书、多和外向型性格的人交流、形成良好习惯等方面也是改变性格的建议。也要试着找出内向型性格的根源,可能是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自信。要充实和完善自己,对症下药,就一定能够充满乐观地面对每一天。
对于与偏执型人格的人相处,我们需要更加谨慎。由于他们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在与他们相处时,我们应该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如果是由于某些缺陷而引发的自卑导致的偏执型人格,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提及他们的缺陷,通过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帮助他们。相处不易,但关系的经营本就是一个长期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关于性格偏激的形成,除了成长环境和周围事物的影响外,还有早熟心理的影响。早当家的孩子可能因为过早思考不符合年龄的事情而导致性格发生偏激变化。家庭因素如父母吵架、经济拮据等感情不愉快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总之性格偏激的产生有多重因素且逻辑连贯性很强需要多方面的分析和理解。
以上内容转载自每日谈心(瀚思专栏·心理笔记侠·郑燕云),图片来源网络。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